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Dioscorea futschauensis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3秒
福州薯蓣
Dioscorea futschauensis Uline ex R. Knuth
中国植物志>> 第16(1)卷 >> 薯蓣科 Dioscoreaceae >> 薯蓣属 Dioscorea

11. 福州薯蓣(中国高等植物图鉴)萆薢(福建)图版20: 1-4

Dioscorea futschauensis Uline ex R. Knuth in Engl. Pflanzenr. 87 (4-43): 264. 1924; Prain et Burkill in Ann. Bot. Gard. Calcutta 14(1): 56, pl. 25. 1936;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: 560, 图7949. 1976.

缠绕草质藤本。根状茎横生,不规则长圆柱形,外皮黄褐色。茎左旋,无毛。单叶互生,微革质,茎基部叶为掌状裂叶,7裂,大小不等,基部深心形,中部以上叶为卵状三角形,边缘波状或全缘,顶端渐尖,基部深心形或广心形,背面网脉明显,两面沿叶脉疏生白色刺毛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。雄花序总状,通常分枝呈圆锥花序,单生或2-3个簇生于叶腋;雄花有梗,花被新鲜时澄黄色,干后黑色,长4-5毫米,基部连合,顶端6裂,裂片卵圆形;雄蕊6枚,有时仅3枚发育,着生于花被管基部,有退化雌蕊。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;雌花花被6裂,退化雄蕊花药不完全或仅存有花丝。蒴果三棱形,每棱翅状,半圆形,长1.5-1.8厘米,宽1-1.2厘米;种子扁圆形,直径4-5毫米,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,成熟时四周有薄膜状翅。花期6-7月,果期7-10月。

分布于浙江南部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北部、广西全州。生于海拔700米以下的山坡灌丛和林缘、沟谷边或路旁。模式标本采自福建省福州附近。

根状茎含微量薯蓣皂苷元。福建当地作“萆薢”入药,用作清热解毒剂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85《中国植物志》第16(1)卷 073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图版20: 1-4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